“快看,他做的這個小熊可真好看呀!”“那我教你們一起做吧!”12月13日,南樂縣特殊教育學校《中原面塑》工作坊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結對幫扶的邊遠村小,他們為村小的孩子們講授面塑相關知識,并進行了手把手的現場教學。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校開設了《刻畫》《刺繡》《剪紙》《茶藝》等十多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坊,《中原面塑》就是其中耀眼的一個,工作坊邀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指導教師,并培養了專任教師,為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條件和專業的保障。
據悉,該校工作坊突出“以活動促發展,以體驗促成長”的課程理念,開創了校內課程與校外活動相結合的獨特發展模式,參與了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如學校歷屆校園藝術文化節、傳統廟會體驗、濮陽市義賣捐贈、濮陽市“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河南省智協慢教育體驗活動,邊遠村小結對幫扶活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這些活動充分體現了工作坊學生豐富的學習成果與社會擔當。
中原面塑工作坊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多項作品獲得濮陽市第五屆少兒藝術大賽一等獎、第十屆河南省少兒文化藝術展演一等獎,工作坊被評為濮陽市優秀藝術社團,《中原面塑》校本課程被評為濮陽市一等獎,學校被評為河南省一校一品特色校。尤其在今年12月,南樂縣特殊教育學校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校長李勝強表示,作為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南樂縣特殊教育學校將堅持“藝體教育”辦學特色,繼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課程教學為基礎,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支撐,以輻射帶動為拓展,以成果展示為抓手,切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學校體育、美育全過程,定期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多開展結對幫扶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傳承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教育幸福!
(教育時報通訊員:劉煥儉)